分子互作资料

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

Fret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

对于分子生物学来讲,生物分析手段的发展,是阐明机理的必要条件。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道路上,人们不断      探索,总结出很多方法,免疫技术,晶体衍射,核磁共振等。1948 年,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,FRET)理论被首次提出,它可以测定 1.0-6.0nm 距离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。1967 年,这一理论得到了实验验证,将 1.0-6.0nm 的距离称为光学尺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,通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,Fret 技术成功运用到蛋白质结构的研究中。自 Fret 荧光共振能量技术诞生以来,已结合多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,如电子显微镜,X 射线衍射等,推动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发展。

作用原理
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,是采用物理方法去检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方法。   他适用于在细胞正常的生理条件下,验证已知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。此方法的检测原理如下;

将我们要检测的蛋白(如图 X 和Y),分别偶联上 D 和A 荧光蛋白,D 和A 是一对荧光物质,我们称之为供体(donor)和受体(acceptor)。当用 430nm 的紫光去激发 X 融合蛋白时,它能够产生 490nm 的蓝色荧光;同样,当我们用 490nm 的蓝光去激发 Y 融合蛋白时,它能够产生 530nm 的黄色荧光。(结合图 1) 。

当蛋白 X 和 Y 间没有相互作用时(两者的空间距离>10nm),融合蛋白 X 和 Y 分别产生相应的荧光而被检测到,如果蛋白 X 和 Y 间存在相互作用(两者的空间距离需<10nm,结合图 2),用紫光激发融合蛋白 X 其产生的蓝光会被融合蛋白Y 吸收,从而产生黄色荧光,这时,在细胞内将检测不到蓝色荧光的存在。这时因为能量从 X 融合蛋白转移到了 Y 融合蛋白,这就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。

技术难点
一个理想的 Fret 相互作用体系,要求要有一对合适的荧光物质, 即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有明显的重叠。且当供体的激发波长时对受体无影响,供体和受体的发射光谱要完全分开,否则容易造成光谱干涉,而使反应      体系不稳定。目前,较为常用的供体-受体分子对,主要有绿色荧光蛋白类(GFPs)和染料类。绿色荧光蛋白类有CFP-YFP,BFP-GFP,BFP-YFP 等,染料类的有 Cy3-Cy5,FITC-Rhodamine 等。且这些荧光物质要能够标记在研究对象上。

应用要求
供体荧光基团和受体荧光基团的空间距离要<10nm; 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接收光谱有相当的重叠;
供体、受体分子在量子产率、消光系数、水溶性、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。

优缺点

优点

缺点

在活细胞的正常生理条件下进行检测,观察大分子在细 胞内的构象变化与相互作用,并弥补了需破碎细胞检测 相互作用的缺点;灵敏度高,可实现对单细胞水平的研究,研究单个受体 分子;可与多种仪器和技术结合使用,如显微镜,色谱技术,电泳,流失细胞技术等;

应用比较局限,一般需要在待检测分子上偶联荧光物质(加上记);
对实验要求较高,如供受体的光谱重叠不好,会导致荧 光干扰,对供受体的抗干扰能力,水溶性等要求高; 需要不断探索合适的供体和受体,且能够标记分子; 难以观察瞬时的分子间作用,检测要求大量的样品;

应用

  • 细胞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

  • 膜蛋白的研究

  • 细胞膜受体蛋白间的相互作用

  • 细胞凋亡的研究

  • 核酸检测

实验流程简述

  • 以荧光物质 CFP(供体)-YFP(受体)为例,检测 AB 蛋白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。

  • 1.细胞培养:根据实验培养特定的细胞用于转染,观察检测分子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;

  • 2.细胞转染:构建质粒载体 CFP-A 和 YFP-B,将检测的 AB 蛋白分别偶联上荧光蛋白 CFP 和 YFP,并将两个质粒共转染到培养的细胞内;

  • 3.检测 FRET:质粒载体 CFP-A 和 YFP-B 转染细胞 10h、12h、18h、24h、36h、48h、72h 后检测,是否发生 Fret;

  • 4.FRET 图像采集: 确定 FRET 配对的激发波长, 蓝光被调谐分别用于探测最大和最小的供体和受体信号, 最大供体信号和最小受体信号对应的波长用于收集双表达细胞的 FRET 信号。调整激光变化,以便获取最大 CFP 信号和最小 YFP 信号的激发光波长,采集供体和受体图像,收集 FRET 信号。每个细胞 FRET 检测重复 3 次,每种转染至少完成 6 个细胞的 FRET 检测;

  • 5.FRET 数据处理: 去除 FRET 信号中 DSBT 和 ASBT 的光谱串色信号; 受体通路的 FRET 信号需要对

  • 供体受体光谱灵敏度的变化进行矫正、对自发荧光和光学噪声进行矫正; 利用矫正系数对双标定细胞进行象素匹配矫正。